感谢我的导师熊硕,memo游戏工作室、联创团队、“華工新傳播學系”的小伙伴,协助完成开发的外校同学,参与了早期游戏测试的MAF、胡乃皓、羽毛笔、anjerry等人。没有你们,《奇迹松鼠俱乐部》就无法这样面世(大概也是毕业前最后的玩意了)。

大学期间是玩得包爽的,其中有太多热血笨蛋的回忆和瞬间——青涩的《UnstabrickMaze》、《死んだ僕の彼女》;学新闻学的桌游《危机公关》;深夜百景园的《Deadline Lab》,最美好的一次GJ回忆;配音离奇搞笑的《战春》,使我被王鲲鹏戏称为联创的宫崎英俊;正能量剧情游戏《生命信标》被编进了教材;第一次登陆Taptap平台的《光年驿站》,记录着和Brandon在实习上班时云端讨论游戏设计的Aha-Moment,更有逆天玩家反复折腾,撰写千字长评;实景拍摄的互动艺术装置《打吊针》,散发室友浓厚的艺术气息;寒假腾讯会议室做得大火哈哈大笑的《双子战略》、《Vtuber经理2023》、《欢乐迪斯科》……这样的瞬间还有很多。

这些场景拼接起来,就像一场没有尽头的JRPG。以前一起做过游戏的伙伴,每个都有着鲜明的个性——喜欢混乱设计的Brandon、沉着忍耐有担当的沈哲禹、拥有独立之魂的杨理和白开、永远“难度适中”的张嘉骏、生于毛概之夜,珠联璧合的史密斯夫妇、从LD49到LD55都一直陪我一起参加的郑周锐、张扬开朗的Mute缄默、为数值计算着迷的胡乃皓、喜欢训斥教导,有着高要求的文案王欧阳汉松……等等,每个角色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弧光。

感谢那些曾经誓约的场所——排档江湖、启明学院808、众创空间、VOX、ZONE、微派网络办公楼、夜之百景园,让我们相聚。
也感谢NExT、鹰角的前辈,在我还是个笨蛋的时候给了我最初进入游戏行业的机会,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游戏的种子。

人生要是十八岁就能死掉,那么是游戏和音乐救了我。这都是老生常谈,只有继续将感动和趣味传达给更多人,才能永远做一个贯彻奇怪信念的热血笨蛋。所以,我还会坚持游戏的创作,带着这份信念去到新的誓约的场所。

言尽于此,而我们的传奇却才刚刚开始。寻找一切,收藏一切,不只是说说而已。